軍機處設軍機大臣,稱為“軍機處行走”、“軍機大臣上行走”,無定員,多者六、七人,一般以特選的大學士、尚書、侍郎等官充任,清末也有親王入選。領班的軍機大臣叫作“首揆”。
軍機大臣在軍機處輪班值日,準備皇帝隨時召見,商議軍國大政。軍機大臣也要根據皇帝意見擬定諭旨,發布到有關部門,叫作廷寄。當時,內閣發出的各種文件叫“明發”,相比之下,軍機處的廷寄較明發具有勤、速、密的突出特點。
對于資歷淺的軍機大臣,授予“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”,其地位稍低,班次在后。軍機大臣的僚屬稱為軍機章京,俗稱小軍機,主管軍機處的日常文書工作、撰擬諭旨、文稿等。
軍機處,亦稱“軍機房”、“總理處”。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樞權力機關。
雍正七年,用兵西北,以內閣在太和門外,恐漏瀉機密,始于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,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,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。十年,改稱“辦理軍機處”,簡稱“軍機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