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點是什么意思
春分點是指太陽從南向北在黃赤道上的交點。從地球上看,太陽沿黃道逆時針運動,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°的兩個交點,其中太陽沿黃道從天赤道以南向北通過天赤道的點,稱為春分點。
與春分點相隔180°的另一點,稱為秋分點,冬至后,太陽直射點從南向北移動,在春分那一天通過這一點。太陽分別在每年的春分(3月21日前后)和秋分(9月23日前后)通過春分點和秋分點。
春分點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嗎?
是固定一個地方。
位置:
當太陽經過與春分相應的春分點,并且開始顯示出白羊座的時候,地球赤道在天空背景上的投影就在春分點上與黃道(年度移動在空間背上的投影)相交,回歸黃道是由于與地球的軌道相連才得以確定的。它與軸同時移動,與地球的公轉相比,它始終處于同一個位置。但是在25786年的歲差周期里,相對于遙遠的空間來說,這個整體(地球、軸、赤道和黃道)都在移動。春分點就投影在星座的遙遠背景上,構成了邊后退邊繞圈的恒星黃道。如今的春分點位于雙魚座。
春分點西移:
春分的這一天,晴朗的夜晚,滿天繁星,我們用窺管對準較亮的一顆恒星固定窺管,記住時間。經過365日5小時48分46秒(回歸年)的時間,我們再觀測這顆恒星發現窺管并不指向那顆恒星,而是偏西(50.260角秒)了一點,于是天文學家總結出“春分點西移”歲差由此發現。
24節氣的點:
立春:斗柄指向法:斗指寅;太陽黃經度數法:太陽黃經度數為315度。公歷2月3——5日交節。立春是干支歷寅月的起始。
雨水:斗指壬;太陽黃經度數為330°。公歷2月18-20日交節。
驚蟄:斗指丁;太陽黃經為345°。公歷3月05——07日交節。驚蟄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。
春分:斗指壬;太陽黃經為0°。公歷3月20-22日交節。
清明:斗柄指向法:斗指乙;圭表測影法:冬至后105天;黃經度數法:太陽黃經為15°。公歷4月04-06日交節。清明是干支歷辰月的起始。
谷雨:斗指辰;太陽黃經為30°。公歷4月19——21日交節。
立夏:斗指東南;太陽黃經度數為45°。公歷5月05——07日交節。立夏是干支歷巳月的起始。
小滿:斗指甲;太陽黃經為60°。公歷5月20——22日交節。
芒種:斗指己;太陽黃經為75°。公歷6月05——07日交節。芒種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。
夏至:斗指午;太陽黃經為90°。公歷6月21——22日交節。
小暑:斗指辛;太陽黃經為105°。公歷7月06——08日交節。小暑是干支歷未月的起始。
大暑:斗指丙;太陽黃經為120°。公歷7月22——24日交節。
立秋:斗指西南;太陽黃經為135°。公歷8月07——09日交節。立秋是干支歷申月的起始。
處暑:斗指戊;太陽黃經為150°。公歷8月22——24日交節。
白露:斗指癸;太陽黃經為165°。公歷9月07——09日交節。白露是干支歷酉月的起始。
秋分:斗指已;太陽黃經為180°。公歷9月22——24日交節。
寒露:斗指甲;太陽黃經為195°。公歷10月08——09日交節。寒露是干支歷戌月的起始。
霜降:斗指戌;太陽黃經為210°。公歷10月23——24日交節。
立冬:斗指西北;太陽黃經為225°。公歷11月7——8日交節。立冬是干支歷亥月的起始。
小雪:斗指已;太陽黃經為240°。公歷11月22——23日交節。
大雪:斗指癸;太陽黃經為255°。公歷12月6——8日交節。大雪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。
冬至:斗指子;太陽黃經為270°。公歷12月21——23日交節。
小寒:斗指子;太陽黃經為285°。公歷1月5——7日交節。小寒是干支歷丑月的起始。
大寒:斗指丑;太陽黃經為300°。公歷1月20——21日交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