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滿三候是什么 小滿節氣三候是什么含義
一候苦菜秀,二候靡草死,三候麥秋至。
我國古代一些著作將小滿分為三候:“一候苦菜秀,二候靡草死,三候麥秋至。”是說小滿節氣后,苦菜已經枝葉繁茂;之后,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;在小滿的最后一個時段,麥子開始成熟。第三候原寫的是小暑至,后來《金史志》改為麥秋至。雖然時間還是夏季,但對麥子來說,卻到了成熟的“秋”。如《月令》中說:“麥秋至,在四月;小暑至,在五月。小滿為四月之中氣,故易之。秋者,百谷成熟之時,此于時雖夏,于麥則秋,故云麥秋也”。
具體含義如下:
一候:苦菜秀
小滿時麥子將熟,但仍青黃不接,過去在這個時候百姓們往往以野菜充饑。
食苦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苦菜的品種也多種多樣。《埤雅》以荼為苦菜。《毛詩》曰:“誰謂荼苦?”是也。鮑氏曰:“感火之氣而苦味成。”《爾雅》曰:“不榮而實者謂之秀,榮而不實者謂之英,”此苦萊宜言英也。鮑氏曰:“感火之氣而苦味成。”蔡邕《月令》以謂苦荬菜。
二候:靡草死
靡草是一種喜陰的植物。小滿節氣,各地開始步入夏天,靡草死也標志著小滿節氣時陽氣日盛。
《禮記》注曰:“草之枝葉而靡細者。”方氏曰:“凡物感陽而生者,則強而立;感陰而生者,則柔而靡。”根據這些古籍的著述,所謂靡草應該是一種喜陰的植物。小滿節氣,全各個地開始步入夏天,而靡草死正是小滿節氣陽氣日盛的標志。
三候:麥秋至
第三候原為小暑至,后《金史志》改麥秋至。雖然時間還是夏季,但對麥子來說,卻到了成熟的“秋”。
《月令》:“麥秋至,在四月;小暑至,在五月。小滿為四月之中氣,故易之。”麥秋的秋字,指的是白骨成熟之時。因此,雖然時間還是夏季,但對于麥子來說,卻到了成熟的“秋”,所以叫做麥秋至。